朱汝珍题词的杏花楼招牌
一
徐璎俊家住上海老城厢。家里往上数三代,都爱吃。
新中国成立前,爷爷在南市区开了三家熟食店,新中国成立后,叔叔当了上海新亚大饭店的厨师。自打懂事起,徐璎俊记得,家人一碰面,就是在琢磨吃。锅碗瓢盆、切配烹炒,家庭聚会的意义和厨房的喧闹程度,几乎就是画等号。
那时,上海市面物资不多,许多好吃的买不到,或者觉得买到的也不够好吃。到了过年时节,徐家祖孙三代上阵,轮流分工,大展拳脚,手工制作咸鱼、咸肉、鳗鲞、酱油肉,烧的水笋烧肉盛满一大锅。
大概才会走路的时候,徐璎俊就开始帮家里人打下手。爸爸谆谆教导他,几乎是家训,也是人生智慧结晶:“吃是实惠,落肚为安;穿是风头,给别人看。”
故此,养刁了嘴巴。
等到1996年,徐璎俊从职校毕业,进入杏花楼上班。他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因果相扣的。童年的生活,家庭的氛围,几乎是一步一步把他送到炉灶前。他命中注定,要当一名厨师。
1996年,也是福州路上的老牌饭店杏花楼改扩建成七开间门面、七层楼的豪华酒家的第二年。当时,杏花楼还建成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食品厂,走上了餐饮食品并举发展的道路。
创建于清朝咸丰元年的老字号名店,和出生于1977年的青年厨师,作为美食同道,在福州路343号相逢。
徐璎俊
二
早年,在上海的移民里,来自浙江、江苏和广东的移民,人数最多。广东人集聚在上海的虹口区,同乡口味需求,带动粤菜馆林立。
1851年,一个名叫“胜仔”的广东人在虹口区开了一家糖水铺。一开间的小门面,只在夜里卖卖甜品和粥类。从这家风味地道的小铺子上发展起生昌号番菜馆,1883年,店铺也从相对偏安一隅的虹口,搬到更热闹的四马路,即今福州路,改名为杏花楼。
杏花楼老门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州路一带,也正是热闹起来的时候。1885年,山东路麦家圈的天安堂带来侨民汇聚,报刊书肆、笔墨笺扇、仪器文具行业的相继创设,进一步带动周边戏园、茶楼竞相出现,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在这一区域交汇碰撞的结果,也体现在餐饮行业里:中西菜馆随之兴起。
广东人洪吉如、陈胜芳等人看中小店口碑和市口,盘进番菜馆,一边经营广东小吃茶点,一边生产各式礼饼。1913年,时任经理欧玉南将小店扩建成一座老式两层楼房,首次聘请名厨掌勺,开始从甜品小吃扩展到酒菜宴席,烹饪广东名菜。1927年,杏花楼推荐该店擅制粤菜的当家名厨李金海为经理,他上任后看准时机投资买股,成立了“杏花楼昇记股份有限公司”,又在原址翻建成七开间门面、钢骨水泥结构的四层楼大饭店,经营正宗粤菜、龙凤礼饼、喜庆筵席、回礼茶盒,还兼营欧美大菜。
杏花楼的一个高光时刻,来自1930年清朝末科榜眼朱汝珍特地为杏花楼书写招牌,这块招牌至今仍高挂在店堂中。而这位朱汝珍,也正是广东人。
资料显示,当时,为了扩大影响,杏花楼在门面上也做足了广告,外墙面用水泥圆边雕琢图案,内用木料做字,朱红大漆涂写“巧制欧美大菜,专办中国筵席”。每层屋檐下用黑玻璃金字表明酒楼的特色和经营范围:底楼悬挂“大汉全席、挂炉猪鸭、海鲜炒卖、随意小吃、广东云吞、包办筵席、欧美大菜”;二楼悬挂“龙凤礼饼、精制饼干、时令名点、四时鲜果、罐头食品、中西美酒、两洋海鲜”;三楼的招牌是“本楼内设华丽礼堂,专办结婚会、精制喜糕寿桃、官礼珍品一应俱全”。酒家的经营项目特点等顾客在马路上就能一目了然。
杏花楼月饼的老包装
1928年,粤菜起家的杏花楼,又开始试制月饼,翌年正式推出后,逐渐在市民心中,成为广式月饼的第一品牌。
杏花楼身处的繁华街市、考究华丽的装修,名厨的好手艺和粤菜的地道风味,使得这里成为当时上海的富豪巨商、军政要员、各国领事官员等各界名流光顾的场所。一批颇具特色的羊城风味菜点流传至今,如杏花楼滑虾仁、豉汁鱼头芸、八珍烩蛇羹、香露葱油鸡、鸡茸脆皮戈渣等。又如豆沙、叉烧、鲜肉包、粽子、腊味,以及紫金凤爪等都曾获奖,成为中华名小吃。
这,差不多也是徐璎俊的爷爷,在南市区接二连三开设熟食店的时期。镇江人出身的爷爷,将家乡的风味带入上海,一如杏花楼用粤菜丰富上海的江南口味。这是海派城市才有的热闹交汇。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 网址: http://www.xdspzz.cn/zonghexinwen/2020/072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