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消息:被称为“美国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别样肉客)正加大在中国的布局,成为首家在华建立大型生产设施的外国植物蛋白制造商。该公司将在浙江省建设两家工厂,以生产植物牛肉、植物猪肉和植物鸡肉等产品。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几个月内开始测试,并在2021年初开始全面投产。
近两年,人造肉概念异常火爆,多次得到权威科技媒体的认可,被认为是可能改变世界的新技术。《科学美国人》就将它评为“2018十大新技术”之一,人造肉汉堡则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为“2019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人造肉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从动物身上抽取干细胞,然后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成肌肉细胞,并分化成肌肉纤维而成的肉。它也被称为培育肉,但目前条件尚未成熟,安全性及规模化量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另一种就是“植物肉”,通过现代食品科技,从大豆、豌豆、小麦等植物中提取出植物蛋白做原料,加工出来的植物蛋白肉,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人造肉”都属于这一种。
植物肉具有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高膳食纤维、零抗生素、丰富营养元素等特点。产品持久性更好,保质期比普通肉类长,也有助于减少食物浪费。植物肉常被提起的另一大优势是环保,可以减少因家禽养殖而带来的污染。要知道,目前全球五大肉、奶制品生产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壳牌等大型石油公司。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研究显示,去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场规模约121亿美元,预计将以每年约15%的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或将达279亿美元。在此背景下,人造肉公司纷纷获得资本热捧。例如Beyond Meat,背后的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可口可乐前CFO凯西·沃勒、麦当劳前CEO唐纳德·汤普森等等。去年5月,Beyond Meat在美国成功上市,首日便暴涨163%,创造了21世纪以来美国公司(市值2亿美元以上)上市首日最佳表现。今年在肉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更是成为追捧的对象,市值累计涨幅超过八成,达到91.47亿美元(截至9月15日)。
根据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69%,首次突破1亿美元至1.133亿美元。其中,来自国际的净营收为1681.2万美元。目前其植物蛋白产品已在75个国家的约家零售店和餐饮服务网点销售。
今年以来,Beyond Meat加快在中国市场布局。先是与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等餐饮品牌合作,推出限时产品(肯德基的“植培黄金鸡块”、星巴克的植物牛肉食品)“刷脸”。7月份又宣布通过盒马鲜生,正式进入中国内地零售市场。
风口之下,珍肉、未食达、星期零等中国本土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连原料供应商嘉吉也推出自己的植物肉品牌“植启”。虽然看似热闹,但是植物肉在中国,似乎是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存在。一方面,人造肉的研发生产目前还在起步阶段,成本相对较高,一公斤的人造肉成本在200元,约等同于优质进口牛肉的价格。对此有网友表示,“花那个钱,我割两斤实实在在的猪肉吃不香吗?”另一方面,人们改变长久以来的口味习惯需要时间,尽管外观和香气都模仿得很像,但由于缺少动物油脂,自然肉味相对较淡,很难骗得过人的味觉。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市场需要培育,巨头的入局必将让人造肉的宣传力度加大,消费者的认知也会随之提升。未来行业如何变化,我们继续关注。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 网址: http://www.xdspzz.cn/zonghexinwen/2020/093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