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提前一年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杜建辉9月底对记者如是说。要知道,今年年底全国脱贫攻坚战才会收官;而普洱市几年前还有60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三成。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赴普洱实地采访看到,曾经10个县(区)中有9个贫困县、其中2个还是深度贫困县的普洱,早在一年前,8个贫困县就实现了高质量摘帽,挂牌督战的澜沧县也顺利通过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761个贫困村摘帽出列,6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的目标。
地处边疆、被群山阻隔、多民族共存的普洱,是如何做到的?
本报记者一周内在普洱辗转多地调查发现,在众多常规扶贫措施中,依据当地盛产普洱茶、咖啡豆、坚果和适合绿色水果、健康药材、高端牧业和优质烟叶发展等地缘优势,普洱遍地开花的特色产业带动农户“造血式”扶贫模式格外引人注目。
在杜建辉看来,摆脱贫困只是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接下来,特色农产业以及康养产业将快速发展,继续深化与中茶公司、云南农垦集团等单位合作,推进茶产业全产业链快速提升,带动全市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高脱贫质量成色。
提前打赢的攻坚战
从北京经昆明转机飞往三国邻界的边城普洱,彩云之南是让人艳羡的青山绿水。再从普洱市驻地驱车4个小时到达镇沅县,哀牢山和无量山横亘其间,数千年来,大山成了苦聪人的天然屏障,直到解放前,才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直接跨进了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今天的脱贫攻坚战更是让苦聪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记者在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苦聪人新村看到,依山势而建的一排排庭院式小楼成了新村人家的标配。身为苦聪人的镇沅县常务副县长王迎斌见证了新村的建设、搬迁和兴业全过程,他介绍称:现在,新村主要种植甘蔗、水果、咖啡等农作物,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30元。
大平掌苦聪人新村外观
在江城县康平镇瑶家山村,看着绿树白云之间高低错落的青瓦白墙、院里停放的汽车摩托车、村民手里的智能手机和客厅里的大彩电,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年前,这些村民还聚居生活在边境沿线的深山老林里,交通堵塞、信息闭塞,长期与世隔绝,过着深度贫困的生活。邓庆文一家6口人一年前从大山里的茅草屋搬到新房,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建房补助12万元、旧房拆除奖励3.6万元。
风景秀丽的瑶家山村
“我现在每天忙得很,网上下的单子快递一趟都收不了。”与老挝接壤的江城县整董镇完整保留了傣族民族特色,在寨子里做起农产品电商生意的李丹对《华夏时报》记者说,茶叶、坚果、水果都是自家地产的,销路很好。据悉,整董镇精选坚果、辣椒、西瓜等产业作为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点产业,坚持“产业+农户”,实现产业与贫困户精准对接。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098元,彻底实现了农户100%住安全住房目标。
整董镇正在织布的傣族老人
串联起来的镜头换成数据更直观:截至目前,普洱年人均纯收入9556.41元。全市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163565户601042人,761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9个贫困县已有8个高质量脱贫退出,澜沧县2019年顺利通过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
杜建辉向记者提供的一组更具代表性的数据是:义务教育巩固率94.95%,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达99.8%;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贫困人口比例,从2015年的3.69%上升到2019年的95.34%;易地扶贫让10.5万人搬出深山老林。
事实上,提前打赢攻坚战之后,普洱这一年的任务依然艰巨。防止返贫摆在了更加重要位置。5月26日,普洱市印发了《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10县(区)全部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
“造血式”扶贫实践
发展特色产业“造血式扶贫”是普洱打赢这场攻坚战的牛耳。
“扶贫不能只是给他钱给他东西,给再多的钱也不行,花完了还是贫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普洱市发改委主任胡良波对记者说。这和镇沅县委书记白兆林面对记者时的见解异曲同工:扶贫既要扶志也要扶智,抓贫困人口的素质教育,让自身产生原动力。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 网址: http://www.xdspzz.cn/zonghexinwen/2020/101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