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人民网哈尔滨10月19日电(韩婷澎)“庆安大米这几年发展特别快,对于东禾公司来说,我们‘庆禾香’牌大米在2016年获得了‘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称号,2017年的销售收入就增加到了7亿,2018年达到8亿,2019年达到9.6亿,2020年有望突破12亿,实现了销售收入逐年上升。”庆安东禾金谷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萍说。
近年来,黑龙江积极推动大米市场营销,加快“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打造出一批叫得响、信得过、价值高的大米品牌,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八届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展会上,全国140家参展企业带来最好的产品,开展了20场线上线下黑龙江优质大米拍卖会等一系列营销活动,带动了黑龙江优质大米销售。
三个转型,打造田间到餐桌的“庆禾香”
“一生只做一件事,带领农民奔小康。”这是杨晓萍在大米行业30年来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杨晓萍的目标实现了——早在2014年,东禾公司就已给农民股东分红7000多万元。
杨晓萍说:“东禾要打造田间到餐桌的庆禾香,一定是田间、车间,间间相通、食品、人品,品品相照。”
基于这样的理念,东禾公司在发展中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个转型是让农民成为东禾的股东,让农民参与到企业发展中来,合作共赢。第二个转型是让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型,致力于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第三个转型是让大米从绿色向有机转变,从有机向功能转变。“好品牌一定来自于好品质,好品质一定来自于田间。”杨晓萍说,明年东禾公司将建设东禾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将打造一系列有功能食品、即食食品、快餐食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优质食品供应链。
技术突破,盐碱地长出“弱碱米”
肇源大米是近年来黑龙江大米地标品牌的“后起之秀”,作为碱地大米的代表,肇源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突破了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难关,打造出了鲶鱼沟碱地大米品牌。
肇源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龙介绍,公司是从2011年开始试验盐碱地种植水稻,组建了相关的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盐碱地种植技术进行突破,经过几次失败和反复的定论总结后,2015年,最终在种植技术上有了新突破,亩产现达近千斤,种植面积从当时1000亩地试验田拓展到了10万亩。
“盐碱地水稻种植PH值在8.9至9.35,重度盐碱地上种植产出的大米PH值达到6.7到6.9,呈弱碱性。2016年,我们的产品正式进行了推广,一上市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今年,我们再一次获得了大米节品评品鉴评比的银奖,借力大米节这个平台,又一次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做农业,尤其对盐碱地开发这种技术上的更新上,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刘云龙说。
肇源县是黑龙江省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公司借助阿里巴巴的资源优势推出新型农业模式,得到了全国消费者对“鲶鱼沟品牌”的认可。在线下,公司以“借船出海”的销售模式,与资源好、品牌认知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进行合作,借助品牌力量及渠道优势,迅速把产品布局扩大。
“去年我们的产品没够卖,今年又拓展了种植规模,在单品品系上种植了15万亩。下一步,一定会把获奖的产品全力进行推广,尽可能把黑龙江肇源优质大米销售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鲶鱼沟碱地大米。”刘云龙说。
严格标准,“大院”米走向国际化
“乔府大院”是五常大米的一张亮丽名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连续四年“五常大米”销量全国领先,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认可。
“我们的稻米产业链条实现了标准化,在大米品质提升、黑土地保护上都建立了生产标准。”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治说,在乔府大院40万亩种植基地中,五常大米核心产区有24万亩,占了核心产区的60%。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8个环节近百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建立了标准化。在品牌打造上,要走向高端,从生态标准、有机标准、绿色标准等方面鉴定,要打造“乔府大院”国际品牌,做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品牌增值、消费增信。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 网址: http://www.xdspzz.cn/zonghexinwen/2020/102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