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吃过的代食品
作者:徐伟年
60未70初的时候,记得我们那个生产队当时的口粮是每人每年280斤(粗粮),大概百分之七八十是小麦,剩余的百分之二三十是杂粮,主要有米子谷子青稞黑豆等,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肉蛋油和其他副食品,因此,280斤的囗粮标准不能完全吃饱肚子,印象中小时候好多时间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尤其是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好多人家都会出现断粮的情况,只好通过亲戚朋友借粮应急。
同时,当地百姓就在附近寻找可以充饥的代食品,主要有沙米,碱菜籽儿,灰条籽儿。沙米是一种比较好的野粮,但长在沙漠深处,路途较远,需要有骆驼驮着人进到沙漠里面去釆集,数量较少,但吃起来味道很好,营养丰富。
到现在也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原生态食物,毎斤价格涨到了好几十元,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高档食品,也是人们赠送亲友的上等礼品。
沙米可以做成凉粉,还可以用来做面条,这两样食物至今都是当地人非常喜欢的特色食品。碱柴籽儿当地人叫?籽儿,是野生沙柴的果实,估计是因为其生长在?性较大的地上,所以当地人叫?柴,碱籽儿略带点甜味,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吃法,我只吃过碱籽儿炒面,甜甜的,囗感很不错,別的已经不记得了。
还有一个影响最深的代食品就是灰条籽礳成面蒸的馍馍,刚礳出来的面呈青灰色,但蒸出来的馍馍是黑褐色的,虽然可以充饥,但口感很差,吃下去不好消化,如果吃的比较多,而且连吃几顿就会结住(其实就是肠道堵塞)。
灰条籽儿蒸出来的馍馍的颜色当时的小伙伴们都说和狗屎的颜色一样。吃到嘴里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嚼上半天咽不下去,还有点扎嗓子。如果蒸出来的馍馍当时没吃完,过上几天就会长毛,这时又成了一种酸涩的味道。
往事如烟,对比当时和现在的生活,恍如隔世一般。当人们把吃饱肚子作为最高追求目标的时候,吃饱肚子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想到这些,你还会因各种欲望不能满足而感到烦恼和不满吗?
作者简介
徐伟年,甘肃民勤东湖镇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学士,1986年参加工作,现任金昌市引硫济金工程管理局局长。
文章来源:《现代食品》 网址: http://www.xdspzz.cn/zonghexinwen/2021/0210/867.html